台灣股市加權指數AI分析報告 ## 數據摘要 | 資料類型 | 日期 | 最新一筆記錄 | | ---------------- | ---------- |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 | **三大法人買賣超** | 2025-07-31 | 外資: +87.14億, 投信: +0.99億, 自營商(自行): +27.96億, 自營商(避險): +56.03億 | | **大盤融資維持率** | 2025-07-31 | 維持率: 170.18% | | **融資餘額** | 2025-07-31 | 融資餘額: 2313.15億 (+0.67%) | | **借劵餘額** | 2025-07-31 | 借劵餘額: 13,899,988,474股 (+0.07%) | | **外資台指期留倉** | 2025-07-31 | -33644口 | | **外資投信單月買賣超** | 2025/7 | 外資: +2279.59億, 投信: -137.73億 | | **收盤價(OHLCV)** | 2025-07-31 | 開盤: 23523.59, 最高: 23631.11, 最低: 23454.44, 收盤: 23542.52 | | **SMA統計** | 2025-07-31 | 5日線(上): 580, 10日線(上): 631, 20日線(上): 728, 60日線(上): 586, 120日線(上): 473, 240日線(上): 383 | | **K線指標** | 2025-07-31 | SlowK: 63.05, SlowD: 60.63 | | **MACD指標** | 2025-07-31 | MACD: 321.38, MACD Signal: 316.55, MACD Hist: 4.83 | | **布林通道** | 2025-07-31 | 上軌: 23771.30, 中軌: 23015.20, 下軌: 22259.10 | --- ## 籌碼面分析 ### 三大法人動向 觀察近期的三大法人買賣超數據,外資在7月31日轉為買超+87.14億,結束了前一日的連續賣超。投信持續小額買超,而自營商(自行)也保持買超。整體來看,近期法人籌碼呈現較為穩定的態勢,尤其在7月31日外資的轉向,可能為市場帶來一些正面信心。 ### 散戶與槓桿指標 **融資餘額**在7月31日顯示為2313.15億,較前一日小幅增加0.67%,顯示市場的樂觀情緒正在逐步回升,散戶的資金投入意願有所提升。**大盤融資維持率**在7月31日為170.18%,處於相對健康的水平,未有過度擴張的跡象。**借劵餘額**在7月31日為138.99億股,小幅增加0.07%,顯示借劵賣出的情況並未顯著擴大,市場空方力道並未失控。 ### 多空方力道 外資台指期留倉在7月31日為-33644口,雖然仍為淨空單,但從近期數據來看,空單水位略有收斂,未持續擴大。單月數據方面,7月份外資買超2279.59億,但投信則有-137.73億的賣超。整體而言,外資在期貨部位的淨空單仍是觀察重點,但現貨市場的買盤有回溫跡象。 ### 結論 從籌碼面來看,近期市場籌碼相對穩定,尤其是外資在期貨部位雖有空單,但現貨的買盤轉強,以及融資的溫和擴張,都顯示市場情緒並未過度悲觀。借劵賣出餘額的變化也顯示空方力道並未過度壓制。 --- ## 技術面分析 ### 趨勢與均線 根據提供的OHLCV資料,加權指數在2025年7月31日收盤價為23542.52點。從SMA指標來看,5日線(580)和10日線(631)均在20日線(728)之上,20日線(728)也高於60日線(586),顯示短期和中期趨勢仍偏多。但240日線(383)的上檔數量明顯低於下檔(1420),這可能意味著長期趨勢的支撐力道相對較弱,或經歷了較大的回檔。 ### 動能指標 * **K線指標 (SlowK, SlowD):** 7月31日的SlowK(63.05)和SlowD(60.63)均處於超買區的邊緣,且K值高於D值,顯示短期的上漲動能仍存在,但需留意進入超買區可能伴隨的整理壓力。 * **MACD指標:** MACD(321.38)高於MACD Signal(316.55),且MACD Hist(4.83)為正,顯示上升動能持續,但兩者差距不大,需觀察後續是否擴大或縮小。 ### 市場廣度 SMA統計的數據顯示,在7月31日,5日線上股票數為580檔,10日線上為631檔,20日線上為728檔,60日線上為586檔,120日線上為473檔,240日線上為383檔。整體而言,市場上處於多頭排列(價格在均線之上)的股票數量在中短期均線(5、10、20日)上較為明顯,顯示市場上半部分的結構相對健康。然而,長期均線(120、240日)的「下」檔股票數量明顯高於「上」檔,這可能暗示整體市場或中小型股在長期趨勢上仍有部分壓力。 ### 結論 技術面上,加權指數短期和中期趨勢偏多,動能指標顯示上升動能,但K值接近超買區,需留意短線震盪。市場廣度方面,短期股票表現較佳,但長期趨勢的廣度較弱,可能存在潛在的結構性問題或風格轉換的跡象。 --- ## 綜合分析與展望 ### 利多因素 * **外資現貨買盤回溫:** 近期外資在現貨市場轉為買超,為市場注入正面動能。 * **融資餘額溫和擴張:** 散戶信心回升,融資餘額的增加顯示市場對後市的預期轉為樂觀。 * **技術面中期偏多:** 多條均線排列向上,MACD指標亦顯示上升動能。 ### 利空因素 * **外資台指期淨空單:** 外資在期貨部位仍持有大量淨空單,對多頭走勢構成潛在壓力。 * **K線指標進入超買區:** 短期指標進入超買區,可能引發技術性賣壓或整理。 * **市場廣度結構性問題:** 長期均線的「下」檔股票數量較多,可能暗示市場上並非全面性的普漲。 ### 潛在風險 * **國際地緣政治風險:** 全球經濟局勢、貿易衝突等外部因素可能隨時影響市場情緒。 * **企業財報表現:** 後續企業陸續公布的財報若不如預期,可能對市場造成壓力。 * **央行貨幣政策:** 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走向,特別是升息或降息預期,將持續影響資金流動。 ### 未來展望 台灣加權指數近期呈現震盪偏多格局,尤其在7月31日外資現貨買盤的帶動下,指數有向上挑戰的動能。然而,技術指標的超買跡象以及外資在期貨的部位,都提示了短線可能會有一定的整理或拉回壓力。投資者應持續關注外資的動向,以及基本面與籌碼面的配合程度。若能順利突破關鍵技術壓力位,並維持住穩定的法人買盤,指數有望進一步向上。反之,若出現獲利了結或法人籌碼鬆動,則需提防回檔風險。 --- ## 免責聲明 本報告係由AI根據您提供的最新資訊進行分析,僅供參考之用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。投資人應自行判斷,並獨立承擔投資風險。本報告之作者及相關人員,對使用本報告內容所造成的任何後果,不負任何責任。 ---
ETF | 本益比 (殖利率) | 預估本益比 (預估殖利率) |
---|---|---|
0050 | 21.85 (2.49%) | 16.28 (2.75%) |
006201 | 32.39 (2.85%) | |
SPY | 53.97 | 27.78 |
QQQ | 81.11 | 25.66 |
SOXQ | 74.34 | 26.58 |
ETF | 本益比 (殖利率) | 預估本益比 (預估殖利率) |
---|---|---|
0056 | 14.36 (4.91%) | 12.72 (4.59%) |
00878 | 14.94 (4.77%) | 13.56 (4.31%) |
00900 | 12.21 (6.03%) | |
00919 | 10.33 (6.86%) | |
00922 | 21.8 (3.06%) | 16.11 (3.13%) |
00929 | 16.07 (4.84%) |

第一話: 不只買好的, 更要買的好 | 如何查找股票合理價 (2022/12/1)

第二話: 籌碼在誰手上 | 外資, 投信, 大股東要注意些什麼 (2022/12/2)

第三話: 財報先行者 - 月營收 | 基本面的領先指標 (2022/12/7)

第四話: 財務照妖鏡 - 現金流量表 | 找到財務體質良好的公司 (2022/12/8)

第五話: 營運照妖鏡 - 資產負債表 | 找到財務體質良好的公司 (2022/12/15)

第六話: 損益表與成長能力 | 找到財務體質良好的公司 (2022/12/16)

第七話: 用財務比率衡量公司戰鬥力 | 找到財務體質良好的公司 (2022/12/20)

第八話: 財務分析二三事 | 找到財務體質良好的公司 (2022/12/21)

第九話: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融資融劵 | 融資融劵要注意些什麼 (2022/12/27)

第十話: 個股資訊二三事 | 股票投資的小眉角(2022/12/31)
免責聲明
本網站所有資料僅供參考,如使用者依本資料交易發生交易損失需自行負責,本網站對資料內容錯誤﹑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。